当前位置:首页 > 集团新闻

城发供热让温暖持续

2012/9/28 15:28:00






 

“城发供热”从完成呼市集中供热二期工程实现供热面积510万平方米开始,逐步走上了发展壮大之路;2006年,依托供热主产业,城发公司创新经营思路,推出“投资入网,既是用户又是股东”的供热市场化改革,成立呼市城发供热有限责任公司,为“城发供热”吸纳了多元社会资本,夯实了发展的基础;2012年,在公司面临多元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面前,供热由“主导产业”跻身为“基础产业”,看似可以解压轻松,但如何让“基础产业”稳健发展、让“城发供热”温度恒定持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让温暖持续
——对话呼和浩特市城发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瑞平 

                  供需矛盾突出
    《新城市》:城发供热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
    张瑞平:城发供热是城发公司2006年成立的的全资子公司,公司现有热水锅炉共计1800吨/小时,可产热1280mw,已建成供热管网2×150公里,热力站223个。
    2011-2012年度采暖期公司实际供热面积为2297万㎡,比上年增加供热面积521万㎡。其中:桥靠热源厂实供面积836.9万㎡;三合村热源厂实供面积538.8万㎡;金桥热网实供面积611.8万㎡;辛家营热源厂实供面积265.4万㎡;另外,城发供热还承担了市政府交管的旧锅炉房8家,包括:丽苑锅炉房、建设厅锅炉房、呼市养貂厂锅炉房、炉料公司锅炉房、蒙银小区、开天花园、昌盛锅炉房、团结小区康居锅炉房,供热面积44.1万平方米。
    《新城市》:城发公司目前已有3000平方米供热能力,但依然无法满足需求,供热紧张到哪种程度?造成这种紧张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张瑞平:城发公司成立于2000年底,当时依托的项目是呼市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按照市委政府的要求,我们公司负责呼伦路以东的热源建设和生产运营,这个项目完成后,城发实现了510万平方米的供热。随后建设了东区集中供热工程和金桥热网工程,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城发公司已经完成投资22亿元,形成了“三厂一网”(桥靠热源厂、三合村热源厂、辛家营热源厂、金桥热网),供热能力达到3000万平方米,但依然无法满足需求。最主要的原因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2006年以后,呼市东部区域每年新开工或竣工的建筑急速增加,形成了旺盛的供热需求局面。此外城发供热多年来形成的品牌效应也使得用户“非城发供热不用”;热源建设周期长,无法实现即建即用;再加上供热属于公益性项目,多年来处于政策性亏损状态,无法真正实现市场化运营,这些都制约了热源的建设投资与经营,从客观上造成了供热紧张局面。
    从目前来看,桥靠热源厂实际供热面积已经超出负荷;三合村虽然还有不足100万平方米的余量,也仅仅能够维持今年;辛家营为响应政府建设总部基地的号召,将如意锅炉房150万平方米整体一次性接入,已经超出今年增加130万平方米的供热预期,只能坚持一个冬季,明年又不够用了;金桥热网当时设计的供热能力是970万平方米,去年达到了650万平方米,金桥热电厂多次来函表示只能承担600万平方米,其余部分让另行解决,这还没算今年新增加的用户,用“金桥热网供热告急”来形容一点不过分。这种紧张局面对城发供热来说是一个考验。

                    扩能迫在眉睫
    《新城市》:“扩三建二”工程是何时提出的?具体的规划是什么?扩能9000平米大概能满足呼市东部区域几年的发展需求?
    张瑞平:其实公司领导班子一直在考虑供热扩能的事情,2010年我们就有了扩能的想法,随着呼市“一街五区”总体规划及如意行政商务金融中心区、滨河新区、东客站交通枢纽综合功能区等新区建设的全面实施,促成了城发供热扩能规划的清晰出炉。
    去年,为解决供热矛盾,满足东部城区及新区建设长远发展,同时有效拆除原有小锅炉房、抑制分散锅炉的新建,大量节约能源,改善大气环境。根据《呼和浩特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和《呼和浩特市城市供热规划》,公司拟投资44.6亿元,进行“扩三建二”工程,桥靠、三合村两个热源厂两个热源厂分别增加6台100吨锅炉、5台100吨锅炉,扩建辛家营热源厂b、c两个车间,新建金桥调峰热源厂4台160吨锅炉、毫沁营热源厂4台160吨锅炉,项目全部建成后,城发供热能力将达到9000万平方米。按照目前的建设速度,此扩能项目完成后至少应该满足东部区域6~7年的供热需求。
    此次“扩三建二”工程共涉及五个供热区域,具体如下:
    桥靠热源厂供热区域,投资56639.34万元,扩建6×70mw层燃热水锅炉、一级热水管网24.8km、热力站33座;增加供热能力789万平方米。
    三合村热源厂供热区域,投资40507.77万元,扩建5×70mw层燃热水锅炉、一级热水管网14.10km、热力站30座;增加供热能力681万平方米。 
    辛家营热源厂供热区域,投资116721.25万元,扩建4×116mw层燃热水锅炉和3×84mw层燃热水锅炉、一级热水管网48km、热力站77座、增加供热能力1383万平方米。其中:
    b车间投资43688.43万元,扩建3×84mw层燃热水锅炉、一级供热管网22km、热力站29座,新增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
    c车间投资73032.82万元,扩建4×116mw层燃热水锅炉、一级热水管网26.02km、热力站48座;增加供热能力883万平方米。
    金桥调峰热源厂供热区域, 投资71882.18万元,新建4×116mw层燃热水锅炉、一级热水管网17.06km、热力站44座;增加供热能力953万平方米。 
    毫沁营热源厂供热区域,投资162548.49万元,新建5×116mw循环流化床锅炉和5×116mw层燃热水锅炉、1×25mw电极式高压热水锅炉、一级热水管网63.09km、热力站179座;增加供热能力2226万平方米。其中:
    一期投资84595.72万元,新建5×116mw循环流化床锅炉、一级热水管网32.41km、热力站92座;增加供热能力1091万平方米。
    二期投资77952.77万元,新建5×116mw层燃热水锅炉、1×25mw电极式高压热水锅炉、一级热水管网30.68km、热力站87座;增加供热能力1135万平方米。

                  申请国外银行贷款
    《新城市》:我们知道,供热工程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怎么解决“扩三建二”工程的资金?
    张瑞平:众所周知,供热长期以来的政策性亏损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作为城市基础性公益设施建设,供热建设投资大,投资回报几乎没有,我们作为国有企业承担这样的项目,期许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远远高于经济效益。
    根据供热现状及呼市十二五规划预测,我们要为呼市增加6000多平方米的供热能力,这个投资相当大,大约需要44亿元。这对公司来说是相当大的一笔钱,刚靠配套费远远解决不了问题,更何况配套费是建完接入用户才交的费,根本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为此,此次扩能建设,我们主要利用三种国外银行贷款,包括: 28.4亿日元贷款;德国促进贷款6000万欧元,国家发改委已列入第一批计划3500万欧元;亚洲开发银行贷款2亿美元。
    国家发改委每年7、8月份受理亚行项目的贷款申请,全国很多项目都申请亚行贷款,但国家重点支持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项目,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出发,我们准备在新建的毫沁营热源厂增加50万平方米的风电调峰项目,风电属于清洁能源,内蒙风资源丰富,符合节能减排要求,方案已经做出来了,正在申报过程中。
    按照国家的要求,利用外资不得超过整个项目总投资的60%,以上三种国外银行贷款总计约人民币19.75亿元,其余部分由企业自筹解决。
    《新城市》:为什么要选用国外银行贷款?
    张瑞平:其实可以利用国外贷款的领域有很多,我们内蒙古涉足的比较少而已。由于我们公司已经完成了两期日本协力银行的贷款,积累了一些经验,知道了申请此类贷款的程序和渠道。尽管这类贷款申请难度大、手续复杂,程序繁琐,但与国内商业银行相比,此类贷款还款周期长、利息小,可以降低投资成本。
    做集中供热二期的时候利用日本协力银行贷款,尽管期间颇费周折,但0.75的利息,30年还款期,10年宽限期(前10年只还利息、不还本金)对于我们的项目非常适合。我们克服种种困难想利用国外银行贷款,考虑更多的是为城市的发展。另外,做这么大的项目,从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公司用什么抵押都无法解决。作为城市的公益设施,利用此类贷款,走发改委序列、财政序列,有财政担保,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事情,虽然项目要接受多次国际金融机构聘请的专家进行项目评审和考察,但这也从根本上保证了项目的规范运作和科学建设。

                   供热任重道远
    《新城市》:城发今年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将供热由主导产业调整为基础产业,作为一直支撑城发的主业,供热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张瑞平:供热作为城发公司的主导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承担了呼市半个城区的供热,“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建成90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在亏损、负债经营的同时,能保证“供好暖,服务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的压力来自于“计划价、市场煤”,由于热价远远低于供热成本,尽管公司通过节能降耗、增收节支等各种举措有效地降低了成本费用,但依然无法扭转连年亏损的客观存在,加之用户拖欠热费严重,累计亏损额已达4.3亿元。随着城市扩展,建筑面积快速增加,供热需求越来越大,公司承担的供热面积越大,亏损就越严重。
    由于长期以来的倒挂经营,制约了供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价、市场煤”成为供热企业的“紧箍咒”,如何在保证民生暖的同时让供热企业可以“不吃管子”实现“自身造血”,探寻一条适合的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
    这种压力光靠企业来承担是不行的,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研究出一个对策来,否则,企业迟早会被拖垮。
    《新城市》:今年公司提出实施供热领域赢利性项目开发并最大可能地提高项目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您怎么看?
    张瑞平:城发供热公司是呼市规模最大的供热企业,现已成为集供热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生产、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企业就是要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作为供热这个特殊的企业,要想持续、快速、稳步发展,必须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实施供热领域赢利性项目开发并最大可能地提高项目的附加值和利润率成为当前公司的必然选择,使企业真正在内部走出一条“以主带副”、“以副养主”,集供热、开发、设计、施工、生产、运输等综合一体化经营路线,促进供热行业健康发展。
    今年公司提出实施供热领域赢利性项目开发并最大可能地提高项目的附加值和利润率,可以说是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后,我们将在供热服务领域搞一些尝试,多方面落实“综合一体化经营”战略。
    “城发供热”是呼市最具温暖感的一个品牌,这种温暖的积淀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需要继续坚持努力。






  • 公司概况
  • 企业介绍
  • 发展历程
  • 领导班子
  • 组织机构
  • 新闻中心
  • 市政务要闻
  • 集团新闻
  • 业务发展
  • 供热板块
  • 燃气板块
  • 房地产板块
  • 物流板块
  • 企业文化
  • 企业理念
  • 职工文苑
  • 企业风采
  • 企业荣誉
  • 版权所有2022 呼和浩特市城市燃气热力集团有限公司     蒙ICP备17004749号-2     友情连接:呼和浩特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