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十五团圆日,一场疫情席卷而来,在这严峻的形式下,城发客运公司党支部积极响应市政府和集团公司党委的号召,组织27名干部职工积极奔赴18个社区,投身一线抗疫。
"我妈妈被抽调去一线采集核酸了""同志们,我也参加志愿者了,明天一起去社区采集核酸"。这是志愿者翟玉卿和同事的聊天记录,2月15日夜里她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问她如果开展全市的大规模全员核酸检测,是否能参加志愿服务,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是翟玉卿第三次参加志愿者活动了,每当疫情袭来,她总是出现在抗疫的一线,用她的话来说"我是有证的人,护士资格证,可不是摆设"。巾帼不让须眉,翟玉卿从17日第一轮全员核酸开始至今,在核酸检测的一线,努力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韩世明所居住的小区是出现确诊病例比较早的小区,社区第一时间对小区进行了封控。当听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韩世明便向公司报备,然后配合社区进行核酸检测,当他知道社区缺少人手,而他核酸检测是阴性后,毅然决然的到社区报道参加志愿者。由于是高风险小区,他们的工作量比其他地方要大的很多,早上五六点就开始做准备工作,有时候甚至凌晨还在工作,看到他的朋友圈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严格有序的入户排查,一遍又一遍的清理消毒,很好的诠释了什么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如果你是乌尼尔社区金城小区的住户,那你做核酸的时候一定会听到"大家戴好口罩,出示身份证,保持一米距离,有序排队",那个大嗓门的人就是翁杰,或者你登记信息的时候还会遇到信息登记员韩丹,又或是你在排队时看到在小区进行消杀的工作人员,如果他戴着黑色的鸭舌帽,那他就是车恩泽。他们都用一个优秀的党员标准来要求自己,服务大家,他们也是比较特殊的那一批,公司社区两头跑也成了他们的日常,但是在面对这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没有一丝的抱怨,只是尽心尽力的付出自己的力量。
李文硕和赵枫,上班的时候是好同事,抗疫的一线,她们是好闺蜜。虽然两个人在社区工作的内容不一样,但是她俩一直坚持在社区服务,没有休息过一天,似乎两个人在相互较劲,看谁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一个。"你好,请有序排队,保持一米距离""这是你的贴纸,请贴在手机壳上,出入小区会查的",不用看光听说话就能知道这是李文硕,因为她独特的口音,在人群中是那样的特别,日常中往往会因为发音错误引来大家的笑声,但是正是这特别的声音,温柔的提醒大家,不厌其烦的叫大家来做核酸,此刻的她收获的不是笑声而是大家对她赞美的声音。
赵枫的工作是对核酸采集好的试管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清点,她所在小区居民大概900多人,每天的工作量不仅大,而且需要非常细心。刚开始的时候志愿者轮换岗位进行工作,由于其他志愿者不熟悉工作导致试管排序有误,她主动提出来帮助清点,进过两个小时的细心的盘点终于理清了,从此之后她就一直进行这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这也正是她对生活和工作的真实写照,对生活她保持热爱之心,积极向上;对工作一丝不苟,勇往直前,身上担着的是责任,亦是荣幸。
疫情即将过去,也必将过去,庆幸我们生逢伟大新时代,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方才化险为夷。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在医院这个第一战场,多少医护人员被感染,失去生命;在出入城道路、机场、车站检测卡点这个第一关口,多少值守人员战严寒、斗风雪在此日夜坚守;在社区、村口这个第一道防线,多少党员干部、志愿者、网格员昼夜在此守候。我们要向为疫情防控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致敬,向每一位尽心尽力付出的志愿者致敬!每个人做好每个人应尽的职责,时时处处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众志成城,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生亦光明!
截至目前,客运公司27名干部职工主动参加到18个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占客运公司员工总数的69%,18个"战场"展现了满格的"战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