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代下,国有企业能够进行决策优化,改进自身内部管理,制定科学的风险预警防控机制,这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发挥其在国有企业内部推动、完善组织内部控制、改善组织运行效率、提升组织价值上难以替代的作用,内部审计能力的建设对促进公司治理完善非常重要。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基石,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内部审计是在董事会层面履职履责,需要对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和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作职能支撑。作为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对董事会的职能提供保障监督,必然对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急需培养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能力的建设 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的培养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对于国有企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不断加大,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与资产活动的频繁,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审计过程复杂、业务量大,而且很多隐患、风险、问题极具隐蔽性,不易被发现,更加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切实发挥内部审计作用,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成效势在必行。
在整个审计过程中,努力与被审对象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共同分析错弊和问题及潜在影响,一起探讨改进的可行性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而充当经营管理人员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完成所负经济责任的参谋和助手,可以在一定程度对公司发展起到加强监督作用。内部审计人员通过审计工作服务于管理层,将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馈分析,确保内部审计意见及建议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可以有利于管理层更好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能力的建设
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独立于执行董事会进行工作,从而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内部审计部门需得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这种支持也应该包括更大范围的公众的支持,表现为组织中的各个部门都能尊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内部审计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完全依赖于管理阶层的授权和支持。
(一)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解析能力
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企业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常态化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内部审计是对本企业及所属企业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企业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就实践来讲,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需要以实物、账务、制度、责任人为对象,审查、评价所有相关活动的科学性、规范性、合法性以及效益性。
战略审计是内部审计的至高领地。董事会负责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战略管理是包括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经营计划、绩效考核的完整系统,内部审计必须充分理解企业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熟悉公司经营的关键业绩指标的承接、展开及评价,才能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经济责任、绩效考核等方面的有高度视野的审计意见。
(二)国家政策法规的理解能力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所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难度和挑战也更高。我国市场虽然越来越开放,但政策要求与法律法规也越来越严格。国有企业只有严格遵守政策法规,才有可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否则就会面临巨额的处罚,市场形象、社会形象也会因此受损,难以在市场中实现更好发展。
审计工作政策性极强,《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提出了新时代内部审计新使命、新目标和新职责,其中包括重大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政策法规本身就是内部审计评价审计项目的尺度,因此内部审计首先需要提升对政策法规的理解能力。内部审计涉及本企业的国家法律法规,中央政府的政策,地方政府政策,集团公司管理制度,必须有充分的研究和理解,才能正确应用,知规合规。
(三)国有企业重大风险的防范能力
内部审计人员要以企业战略发展为根本,监控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只有增强风控意识,才能使企业预先察觉风险,并规避风险。目前,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资产活动等都更加复杂,岗位的权力、职能、责任交织,一些环节和岗位风险较大,不易发现其存在的隐患、风险和问题,可能会导致权力滥用、资产流失。发掘各种难以梳理和发现的问题,有助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构建全面风险防范体系是董事会的职责,而内部审计要具备对各类风险防患于未然之际的能力,处理好合规、内控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具有风险识别、管控、移转、制度建设和转危为机的本领,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对董事和高管的职权行为实施同步监督,检查公司财务、查错针砭、建言献策、促进管理,为董事会准确行使职权保驾护航。
(四)国有企业重大经营活动的管控能力
新时代,行业间正在形成协同共生的价值共同体。内部审计的触角已经延伸至本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业审融合是内部审计在经营活动中发表审计意见的底气,这要求内部审计对本企业价值链的基础系统、支持系统、经营管理特点、重大经营活动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管控作用。
国有企业的重大经营活动是以年度经营目标方式,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以商业计划书、经营目标任务书等方式,逐级分解落实到实施单元,实现充分、规范、有序地授权、放权和行权;以高管岗位绩效契约逐级落实经营责任,定期展开绩效对话与过程指导;以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为抓手,扎扎实实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夯实企业经营基础;以年度战略审计为推手,滚动实施战略规划。
董事会决策企业的转型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改变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提升顾客价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内部审计需具备识别与运用市场规律和本行业企业发展规律的远见卓识,认知企业组织职能调整、基本制度和关键业务流程优化重组,创设具有本企业独特竞争优势的独门绝技,共同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及上下游生态链做贡献,使企业内部审计成为企业价值链、行业供应链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的培养
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奉献精神、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进一步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独立性约束和保护机制,内部审计人员除必须严格遵守内部审计职业规范,忠于职守,做到独立、客观、公正、保密外,不得参与可能影响独立、客观履行审计职责的工作,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自我约束能力。
(一)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沟通协调能力与学习创新能力
和谐的内部审计关系可以促进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的交流与沟通,确保内部审计意见及建议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及时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过程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及审计质量。当今的社会进入新时代,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内部审计人员要有空杯的心态,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掌握当今数字化转型的诸多新知识、新技能,才能熟悉内部审计涉及的审计理念、技术、方法、工具的创新,才能融入国家社会经济的大发展,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成就内部审计人员个人的价值提升。
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内审工作的目的是服务于管理层,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而内审工作的审计对象往往是企业内部人员。因此,解决和处理“审”与“被审”的矛盾冲突、建立和谐关系至关重要,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职业能力、职业伦理与职业道德。
其次,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在于寻找证据以证明由管理阶层设立起来的系统正在合理的范围内按照管理层的要求运行,同时能为组织中的成员提供有意义的建议和对各种行为进行审查的信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通过与被审企业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了解到内审工作是服务于管理层的,而实际上并不是针对他们的,或许“审”与“被审”的矛盾就会缓和些,同时也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应多与被审计企业进行沟通,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的要求,与被审计人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实现了审计目标,提高了组织的绩效,又为今后继续开展工作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最后,内部审计除了要能够执行内部审计任务之外,还应当能够对国有企业的决策管理等提供依据,帮助国有企业进行资产、人员方面的优化,指导国有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等,体现出其对国有企业的增值属性。审计团队之间也要善于沟通和交流,具备成熟自信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做好合规式内审、咨询式内审、服务式内审,为企业的合规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财务知识与财务的投资融资能力
企业的资本运营、融投资决策,是企业在保持持续经营能力、持续获取长期优质资本,优化资源配置,保持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关键。从管资产向管资本为主转变,是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重大变革,也为内部审计职能转变提供了思路。
首先,现代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体现在多个方面,如技术、设备、资源、人才等,但归根结底还是国有企业自身所拥有的资产。这些资产只有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才能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正面、积极作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当发挥出优化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作用和职能,通过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使国有企业更加全面、清晰、明确地掌握自身资产情况,包括资产优势、劣势以及国有企业发展中的资产配置需求,实现配置优化,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其次,国有企业需要财务中心不仅赚取产品利润,赚取资本市场的利润,因此更需要资本运营层面的内部审计。这要求内部审计不仅具有基本的财务知识,还要具有资本运营和资本投资方面的知识,掌握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收益投资、投资顾问等投资知识和资本经营、资本筹集,运用资本等手段才能实现从对资产的审计到对资本的审计。
最后,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保持持续不断的学习创新能力。内部审计实行审计全覆盖,做到应审尽审、有审必严,做到企业资产在哪里、资本走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不留死角。内部审计人员要有一定的跨界管理能力,对于不同领域的管理与运营都要有所掌握,并运用系统性的管理思维将自己代入到一个管理者的思维逻辑中,只有思维融入管理之中才能切实发现问题的所在,从而得出准确、客观、合法的审计结果,找到最贴合企业发展的问题解决之法。
(三)内部审计人员必须不断接受后继教育,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状况足够了解,内部审计人员应集会计、法律、业务技能等知识于一身,有过硬的业务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能处理复杂的审计业务。当前,审计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地改进更新,审计人员除拥有从事审计工作所必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外,内部审计人员还应不断“充电”,了解审计前沿最新动态,关注企业最新发展动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层,做好内审本职工作。
其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注意工作方法、交流沟通的技巧,审计人员在与被审计企业发展良好的、融洽的关系和协作的同时,仍然应保持他们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第十条提出:“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妥善处理好与组织内外相关机构和人士的关系。”同样一个问题摆在眼前,或许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最后的收效是截然不同的。当发现问题时,内部审计人员应注意语言艺术和工作方法,设身处地地替被审企业着想,提出的建议应该是建设性的,而不是批判性的,被审计企业也会更容易接受意见和建议。
最后,在审计实务开展过程中,沟通存在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等整个审计阶段,内部审计人员要主动地与被审计企业进行有效沟通,与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更好地获取被审计企业的第一手资料,出色地完成审计工作,切忌不与被审计企业沟通而搞突然袭击,应首先把被审计企业发动起来,让被审计企业觉得受到尊重和帮助,扭转被审计企业的被动局面。在审计项目开展前应把确定的审计范围、内容、方式等与被审计企业进行详细的沟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当有新担当、新作为,立足全局进行谋划。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紧盯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部署落实、合法合规经营决策的执行,需要切实加大内部审计跟踪监督力度,不断提高风险隐患的揭示水平,使其更加灵活高效地为企业服务。
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完成企业所负经济责任的参谋和助手,促进内部审计部门被审计部门的交流与沟通,为组织企业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内部审计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建立更加协调的沟通关系,共同分析错弊和问题及潜在影响,及时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过程审计,保证审计证据和意见的客观性,作出客观评价,对提高审计效率及审计质量规范经营运行非常重要。解决和处理“审”与“被审”的矛盾冲突,构建理解合作的和谐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素质势在必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部审计人员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自觉把内部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依法全面履行内部审计工作职责,促进新时代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保驾互航,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文/张晓蓉
参考文献:
[1]院振东,2013(15):试论如何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J],中国集体经济。
[2]审计风险管理专家团,2016(10):审计风险管理、控制与防范实用手册[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3]陈毓圭,2004:对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由来及发展的认识[J],会计研究。
[4]陈志强,2006:从审计模式及其思想的演进辨析风险导向审计内涵[J],审计研究。
[5]刘全林,2019(07):浅谈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与防范措施[J],价值工程。
[6]陆经秀,曾露萍,刘菲,2022,学习新修订审计法——开拓审计新思路[J],审计与理财
[7]黄素芬,2019(04):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经济。
[8]2022,新修订审计法释义[J],审计观察(01), 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