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扩张,而这种扩张引发产生了一个独特的事物——“城中村”。越来越多的“村”变成了城的一部分,就像老百姓所说的“说是农村,它在城里;说是城市,它又完全是传统的农村模样”。它的存在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基础设施薄弱和社会环境复杂,成了美丽城市的“疮疤”、“遗憾”。 “城中村”的出路到底在哪儿?如何改造使之“再城市化”?农民城市化之后如何生存?而最关键的是“城中村” 改造资金在哪儿?
徐家沙梁的“城中村”——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的城中村。而如今,曾经的徐家沙梁“城中村”演变成巨海城,变成摩天的高楼、宽广的马路、繁华的市场,曾经的村民搬进高楼,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徐家沙梁从“村”到“城”的蝶变,实现了城市的进步。
徐家沙梁的“城中村” 改造开发探索了一条新的城中村区域性综合改造配套建设之路,为呼和浩特改造城中村树立了典范。
关于一个村庄的记忆,有些成了一生的怀念。巨海城区域内的丁香路、新建东街、大学东街是笔者现在上班、回家每天必经之路。
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宽敞整洁的市政道路、五彩缤纷的灯光街景、风驰电掣的车流。这就是今天的巨海城,行走在必经之路,曾经记忆中的一排排的小平房的农村景象,恍若在梦里。
26年前,毕业后蜗居在徐家沙梁村的生活依然历历在目。抬头一线天、落脚一地泥,住着“握手”屋,是当年徐家沙梁村最真实的写照。
不到10平米的“握手”屋,屋里的床是用砖头垫起来在上面搁了一块木板,当时房租是30元/月,几乎是刚工作工资的1/7。第一次租的房子是西房,由于房顶防水没有做好,遇到雨天,屋外大雨、屋内小雨,早晨上班走后,到晚上回到蜗居的小屋,一开门,地上飘着拖鞋,床下纸箱里的衣服已全部泡在了水里。这样的生活持续两个月,两个月后又重新找了一间不再漏雨的西房。
在城中村蜗居,最难的是冬天生炉子,买煤。冬天,村里的主街上到处停靠着一排排的拉煤马车,50元/车,不到400斤,买主大都是租房者。冬天,房东最担心的是租房者生火炉的安全,房东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我们租房者的窗帘是否拉开。房东说,“租房者如加班睡晚了,早上起不来,担心炭烟熏着了,敲门吧,担心影响睡眠,不敲一上午都忐忑不安。”
居住在巨海城回迁房年近40岁的李先生告诉笔者,“从徐家沙梁村到徐家沙梁城中村,再到巨海城;从平房到二层小楼,再到高楼大厦;从村民到市民,如今搬迁到楼房生活已经是十几年了,我们的生活已经彻底融入了城市,对于过去城中村的生活,我还记忆深刻,但下一代已经没有了记忆。”“以前的视野是一线天,现在从家往外看,整个呼市的繁华景色尽收眼底。”
据初步统计,2005年以前,呼市赛罕区城区有占地22平方公里、约合21万人口的25个“城中村”拆迁、改造、建设问题,已成为制约内蒙古首府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城市框架的拉开,呼和浩特市出现了部分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城中村”。随着桥靠村、东瓦窑等村的改造建设工程的实施,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真正过上“城市人”的生活,成了“城中村”村民的愿望。
2004年开始,呼和浩特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中村” 改造。2004年城发引进内蒙古巨华集团、温州瓯海房屋开发公司成立了“巨海公司”, 并与呼市土地收储中心联合,开始改造徐家沙梁“城中村”,使其“城市化”。2005年随着383户、13.97万平方米旧房的拆除,一个名叫徐家沙梁的城中村,在城市改造中逐渐消失。
徐家沙梁“城中村”改造项目计划占地1550亩,估算总投资为6.4亿元。改造项目的定位是居民住宅区,遵循了节能、节地,景观资源第一、住宅功能第一的原则,对现有的大苗圃和原生树林等原有的生态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打造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相融的现代城市社区,规划区内的建筑采用多层建筑和小高层建筑相结合。
在呼市徐家沙梁“城中村” 改造项目,城发改变过去由政府无偿配套建设基础设施,而由城发投资2.7亿元负责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道路、燃气、供热、通讯管网等),是作为了投资占有一定股权,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推向了市场,形成“改造——开发——收益——筹集城建资金”的城市区域开发建设模式,同时配合土地收储中心进行土地一级整理。为此,在徐家沙梁“城中村” 改造中,政府收益近4亿元。
在徐家沙梁“城中村” 改造中,城发主要建设丁香路、丰州路南段、展东路南段、新建东街东段、大学东街东段、鄂尔多斯大街东段等三横三纵六条主要干道。
2007年9月1日,举行了呼和浩特市徐家沙梁“城中村”改造重点项目一期竣工——暨“巨海城”盛大开盘仪式,一期工程竣工90万平方米。
经过2年的改造,曾经脏、乱、差的城中村变成了一个富有都市气息的现代化社区。徐家沙梁村“城中村”就这样消失在了社会发展和城市改造的洪流中,而关于她曾经的一些记忆片段,也在她渐行渐远的背影中变得越来越模糊。